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智力資源作用,助力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依據《西安市科技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西安市科技創新智庫管理辦法》,現征集2025年軟科學研究項目。
一、征集類型及研究方向
項目類型:重點支持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多門類、多學科知識,為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支撐,分為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
研究方向:重點項目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科技創新決策需求,側重工作支撐,主要支持基于一線實地調研、數據收集分析、案例分析等為基礎的調研類、實證研究類項目。支持方向為:
(1)深化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布局
題目1:科技委員會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模式機制研究
題目2:戰略前沿領域發展現狀、趨勢與技術路線圖研究
題目3:高能級科創平臺績效評價研究
題目4: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路徑研究
(2)推動重點產業科技攻堅,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題目5: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創新資源現狀及關鍵核心技術圖譜研究
題目6:科技領軍企業發揮創新主導作用模式研究
題目7: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案例研究
題目8: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
(3)加快創新資源開放賦能
題目9:基于西安特色的科技成果評價改革研究
題目10:實驗室建設現狀及開展有組織科研機制研究
題目11:全市重點產業場景應用創新機制研究
題目12:科技金融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周期的資金支持策略研究
一般項目圍繞科技、經濟、民生等領域,開展對策研究,側重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擬定申報名稱應與申報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相吻合。支持方向為:
(1)發展戰略研究,重點支持以“十五五”科技創新發展基礎、科技創新加強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服務國家重大科技戰略布局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2)區域創新體系研究,重點支持“一帶一路”開放創新合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西咸一體化、西渭融合、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3)雙鏈融合發展研究,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引領19條產業鏈發展、科技文化融合、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4)科技體制改革研究,重點支持科技計劃項目與經費管理改革、技術要素市場體制機制創新、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科技倫理建設體系、技術經理人職業化發展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5)創新生態建設研究,重點支持高層次人才引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推進創業創新深度發展、科技創新提升營商環境路徑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6)科技引領社會民生研究,重點支持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秦嶺生態保護、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碳達峰碳中和、公共衛生健康等領域相關課題研究。
二、項目征集要求
申報主體:重點項目為西安市科技創新智庫。一般項目申報單位應是在西安市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單位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申報條件:重點項目。選題方向不得更改,可增加副標題;高校類智庫依托單位可申報1—2項,其他智庫最多申報1項;項目負責人應為西安市科技創新智庫核心成員,且必須是正式在職人員,擁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博士研究生學歷;項目負責團隊、個人的專業背景、工作經歷和研究方向應于選題相一致。
一般項目。申報課題應符合支持領域;由各單位統一組織,高校院所限報6項(年齡在40歲以下的不低于30%),企業、研究機構、協會等,每個單位限報1項;項目負責人應當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研究能力和組織管理協調能力,應為申報單位正式在崗人員,且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
支持方式:所有項目納入科研經費管理“包干制”試點,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資助方式采用無償資助,立項后一次性撥付;重點項目資助金額為15—20萬元,一般項目資助金額為3—5萬元。
執行期限:重點項目執行期為6個月,原則上不得申請延期,因故不能按期完成項目研究并提交成果的,承擔單位應按要求向市科技局提出結題申請;一般項目執行期為8個月。
三、申報方式及流程
(一)項目線上申報。登陸“西安市科技政策服務綜合管理系統”(網址:https://data.xast.cn),進行注冊并登錄填報。
(三)線上申報時間。
2024年9月27日—2024年10月27日。
聯系人:高潔 郭海玉 咨詢電話:88405272 86786678。
西安市科學技術局
2024年9月26日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