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健康委,航空港區黨工委組織人事部、教衛體局,省直及中央駐豫有關單位,省屬高校:
根據國家和我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現就做好2024年度全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有關政策規定
(一)關于申報評審條件
申報衛生系列全省高級職稱的人員應符合《河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豫人社辦〔2022〕29號),申報衛生系列基層高級職稱的人員應符合《河南省衛生系列基層高級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豫人社辦〔2022〕30號)。衛生系列高級職稱適用于全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醫療、護理、藥學、技術專業的人員申報,非衛生專業技術崗位人員不可申報。
關于科普工作要求。對于申報條件中完成健康科普工作的規定,由用人單位根據申報評審條件附則相關要求進行認定。對2022年及以前不作要求。
關于申報專業調整。根據我省衛生健康工作實際和崗位要求,自2024年起,醫療類增加眼視光醫學專業,對應考試專業為眼科學;工作量要求見附件1和附件2。
關于工作量要求。申報人員須完成規定的工作量要求方可申報。非急診科醫師在近5年內如輪轉急診科,工作期間按照4小時為一個門診單元數計算,輪轉急診科門診單元不超過基本門診工作量的10%。援外、援疆期間視同完成援派期間的基本工作量;對口支援(1年)期間由受援單位統計工作量,不超過基本工作量的20%。感染防控科室專職承擔感控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參照公共衛生類別工作量進行統計,可將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數量、傳染病和醫院感染防控數量、醫院感染措施持續質量改進項目數量以及感控專業培訓和考核工作數量等,納入工作量統計指標,但從事本專業工作量不低于晉升專業規定工作量的50%。其他科室兼職承擔感控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仍需達到晉升專業規定工作量。自2025年起,專兼職承擔感控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時均需達到規定工作量要求。
關于護理專業申報。根據《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護士崗位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豫衛醫〔2024〕27號)精神,臨床護理崗位護士申報高級職稱人數應不低于全院護士申報數量的95%。未按要求完成醫療機構護理崗位設置名錄備案工作的單位不得開展護理專業申報,非護理崗位人員不得申報護理專業。
(二)關于業務水平考試要求
業務水平考試合格者方可報送評審材料,且現申報類型應與考試申報類型(全省高級職稱、基層高級職稱、鄉鎮社區副高級職稱)一致,申報專業應與報考專業一致。
(三)關于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設置
申報全省醫療類(臨床類別、口腔類別、公共衛生類別專業)、護理類、藥學類(藥學專業)、技術類的人員應選擇河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申報全省醫療類(中醫類別專業)、藥學類(中藥學專業)的人員應選擇河南省衛生系列中醫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申報基層高級職稱(所有專業)的人員應選擇河南省衛生系列基層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申報鄉鎮社區副高級職稱(所有專業)的人員應選擇河南省衛生系列鄉鎮社區副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
(四)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職稱晉升傾斜政策
在豫疫情防指〔2020〕14號文件下發前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可享受以下職稱晉升傾斜政策:優先申報、優先評審、優先聘任;免除衛生支農任務;申報高一級職稱免于一次業務考試等。援鄂醫療隊員以及在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隔離病區(病房)中直接接觸確診病人、疑似病人的一線一檔醫務人員,可提前1年申報高級職稱,其中,護理人員可以突破醫療機構級別限制參加高級職稱評聘。具備博士研究生學歷的一線醫務人員,聘任中級職稱不視為享受優惠政策,在晉升副高級職稱時可享受一次傾斜政策。
以上傾斜政策未規定截止期限,但只可享受一次,請疫情防控一線申報人員在達到規定的申報條件、專業能力要求和工作業績要求后再進行申報。享受過職稱晉升傾斜政策但評審未通過的一線醫務人員,再次申報評審時,需按照正常程序進行。
疫情防控一線在編人員應在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和相應空缺崗位內進行申報。對于護理專業在編人員申報人數,單位可結合空崗情況和人才緊缺情況進行浮動調整,空崗較多、護理高級職稱人才緊缺的單位可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酌情適當增加本年度護理專業高級職稱申報人數。各單位結合自身管理模式,對非在編人員進行統籌管理。疫情防控一線護理專業申報人數較多的單位,應結合高級職稱申報條件、工作量、能力業績條件和崗位情況,合理制定推薦辦法。參加援鄂醫療隊的一線護理專業人員,符合條件的可以直接推薦;其他疫情防控一線護理人員,符合條件的由單位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崗位需求綜合評價、順次推薦,分年度穩步有序推進。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和省直有關單位可登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管理服務信息系統》(http://222.143.33.75:8006/)查詢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名單。
(五)關于審核權限
1.下列情況需經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航空港區黨工委組織人事部或省直主管部門初審后,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核:
(1)符合《河南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實施細則》(豫人社規〔2022〕3號)規定,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通過“綠色通道”申報的;
(2)援疆、援外人員申請業務考試免試的;
(3)取得全科醫學專業(含中醫類)中級職稱后繼續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服務,連續聘任滿10年,申報全科醫學專業(含中醫類)鄉鎮社區副主任醫師申請業務考試免試的;
(4)申請年限破格申報評審的;
(5)國家部委、中央企業或外省委托評審的。
2.下列情況由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航空港區黨工委組織人事部或省直主管部門審核,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監督并抽查: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申請享受職稱優惠政策申報的;
(2)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工作25年的執業醫師,符合申報條件且高級職稱業務考試合格,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通過“綠色通道”申報鄉鎮社區副主任醫師的;
(3)取得中級職稱后繼續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服務,連續聘任滿10年且高級職稱業務考試合格,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通過“綠色通道”申報鄉鎮社區副主任醫師的。
審核完成后,申報人上傳相關審核備案表,再進行網上申報。
二、職稱申報審核流程
(一)網上申報
1.單位帳號創建與審核。單位帳號實行“誰創建誰管理”原則。國有企事業單位按單位隸屬關系分級創建,非公組織機構由審批機關創建。省衛生健康委批準的社會辦醫療機構,聯系省衛生健康委申請創建單位帳號。
用人單位帳號創建后,需登錄帳號按要求完善有關信息并上傳審核材料。負責創建帳號的管理部門審核相關資料,相關信息符合創建條件的,審核通過;如不符合,一次性告知不通過原因。
2.個人帳號創建。用人單位通過審核后,單位管理員登錄管理平臺,在“人員管理→單位人員管理”中添加申報人信息,創建申報人帳號。
3.個人申報。申報人登陸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快捷通道欄“職稱評審”→職稱管理服務平臺→職稱申報系統→申報用戶登錄,用戶名為本人身份證號,初始密碼咨詢用人單位。修改密碼后,錄入個人信息并上傳評審材料掃描件。申報材料涉密的,要進行脫密處理后上傳。
個人網上申報時間(不含提交后退回修改時間)為10月18日至12月2日,逾期網上未提交將不能參加本年度職稱評審。個人網上提交后,要關注申報狀態,如遇“退回修改”,應及時按照退回原因補充完善相關材料,在相關部門審核截止時間前再次提交審核。
鄭重告知:請申報人認真填寫申報信息、上傳評審材料掃描件并確認無誤后再提交。如出現掃描件不清晰或出現漏報、錯報、未上傳到指定位置導致的后果,申報人自行承擔。各級審核部門均不能修改申報人填報的任何信息,審核通過后或者審核截止時間后均不能退回修改。
經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或省直主管部門審核后,個人自行打印《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表》,和其他紙質評審材料一并按要求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材料由單位審核提交后不再補充,評審結束后不再退回,請做好備份留存。
(二)網上審核
按照“誰審核誰負責”原則,業務主管部門、人社部門等各級審核部門要落實審核責任制。用人單位要對申報人的申報資格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要逐條核對,對不符合要求的事項和材料退回修改時實行“一次性告知”。參評業績、申報推薦誠信承諾書及工作量表等材料上傳完成,經省轄市人社部門或省直主管部門審核提交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后,不再接受補充和修改。各級審核部門務必按時完成審核工作,逾期平臺上將不能提交審核結果,影響申報人參加評審。
三、申報評審材料有關要求
(一)下列材料通過平臺上傳掃描件,同時提交紙質材料
1.《河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推薦誠信承諾書》(附件3),由申報人和所在單位填寫、簽字、蓋章后上傳至“補充資料”欄,同時提交紙質版原件一式三份。
2.《河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申報工作量統計表》(附件4)由所在單位統計、填寫、簽字、蓋章后上傳至“工作量”欄,并上傳佐證材料掃描件,同時提交附件4紙質版原件一式三份(佐證材料無需提交)。
出院人數、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質控護士和責任護士記錄等從病案首頁提取。晉升副主任醫師的出院人數以病案首頁主治醫師欄簽名計算,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以主刀或一助計算;晉升主任醫師的出院人數以病案首頁主任(副主任)醫師欄簽名計算,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以主刀計算。申報系統上傳50份有本人簽字的病案首頁以及病案中的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佐證材料。
門診工作量、參與診療患者人數、簽發檢查報告份數、診療人次、護理人數、處方/醫囑調劑與點評數量、藥品驗收、醫院制劑與炮制、臨床藥學例數、技術操作次數以及急診、重癥、手術室、血透、導管室等的護理記錄等通過單位信息管理系統以及各類簽字記錄單進行提取。申報系統上傳單位信息管理系統統計截圖、50份有本人簽字的記錄單或報告單等佐證材料。
3.申請“綠色通道”、年限破格的提交《特殊評審類型人員申報評審備案表》;申請業務考試免試的提交《業務考試免試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提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享受職稱優惠政策申請表》(附件5)。以上表格蓋章后上傳至“補充資料”欄,紙質版原件由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和省直單位收取后統一報送。
(二)下列材料通過平臺上傳掃描件,不需提交紙質材料
1.進修和對口支援經歷。申報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提交聘任現職以來到上級醫療機構(或本專業重點專科)進修的證明材料,進修內容應與申報專業一致。證明材料包括進修結業證書、進修結業考核材料以及派出單位的進修審批手續等。
城市二級及以上醫院和縣級醫院的醫師(限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口腔類別)申報評審副主任醫師的,需提交由同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蓋章的完成對口支援工作任務的證明。2021年5月前完成對口支援的提交《河南省城市醫師衛生支農工作鑒定表》(樣表見豫衛辦〔2011〕71號文件附件),2021年6月后完成對口支援的提交《對口支援工作醫師考核表》(樣表見豫衛醫〔2021〕22號文件附件)。
聘任現職稱以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免于完成對口支援工作任務:
(1)經組織選派的援外醫療隊員;
(2)經組織選派的援疆醫療隊員(連續6個月以上);
(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4)有1年以上縣鄉醫療機構工作經歷(對口支援單位同級別)。
2.開展健康科普活動情況。上傳相關佐證材料,如進社區、鄉村、學校、單位和大眾媒體開展健康科普講座的照片、課件等;參與健康科普能力大賽活動的照片;科普文章(限第一作者)掃描件或視頻截圖等。
3.代表本人最高水平的工作業績(評審條件中工作業績第1條)。應提交《河南省2024年度衛生系列高級職稱代表性工作業績鑒定表》(附件6),附相關原始資料,并加蓋單位公章。代表性工作業績屬于手術/操作視頻的,應截取其中主要內容(5-10張圖片),并上傳對應的病案。
4.科研課題。應提供立項批文、立項申請書、結題報告、結項文件等。
5.推薦學術期刊。將期刊封面、目錄、文章、檢索頁及相關原始資料掃描到一個文檔后上傳至“推薦期刊目錄”欄。提交的論文,應在《河南省衛生高級職稱評審學術期刊參考目錄》內(登陸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查詢),并附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公章的網上檢索打印頁和相關原始資料,臨床醫學類論文提供三例以上病案首頁,其他論文提供相關的支撐數據。被SCI收錄的論文需提供科研部門或檢索機構出具的檢索證明(內容包括期刊名稱、刊號、發表時間、發表當年影響因子信息)。以上材料為非中文類語言的,需提供中文版。雜志的清樣稿、論文錄用通知、錄用證明等不作為評審依據。論文字數指正文字數,不含摘要及參考文獻等。
6.科學技術獎。應提供獲獎證書、表彰文件以及獲獎的主要業績材料。
7.省級以上臨床指南、行業技術規范或衛生健康標準。應提供批準文件、公告、標準內容和編制說明等。
8.發明專利。應提供專利請求書、說明書、發明專利授權證書,專利轉化推廣應用取得明顯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佐證材料。
9.中醫藥人才傳承培養項目。指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提供結業考核文件以及結業證書。
10.醫療機構制劑研發等。提供主持或參與研發并取得生產許可的醫療機構新制劑注冊批件/備案號,或新藥臨床試驗許可、新藥生產批件,附批準文件以及能證明本人貢獻的相關原始資料。
11.率先在本地區開展的新技術或新項目(基層評審條件工作業績)。由單位組織同專業3家三級醫院在職的3名權威主任醫(藥、護、技)師推薦并填寫《河南省2024年度衛生系列高級職稱開展新技術或新項目鑒定表》(附件7),附相關原始資料。
12.病案或藥歷。申報普通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血液病、內分泌、腎內科、呼吸內科、職業病、傳染病、結核病(全省)、腫瘤內科、小兒內科、風濕病、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小兒外科、腫瘤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胸心外科、燒傷外科的人員,需提供任現職以來5份有代表性的搶救、死亡或疑難病案(基層副高除外);同時在“隨機病案”欄隨機抽取病案5份,抽取后不可更換,申報人員按要求掃描上傳隨機抽取的5份病案。上傳的掃描件為PDF格式,以病案號命名,有多個文檔的要按順序標記。病案須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關于印發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要求,應包括歸檔病案的全部資料,能體現申報者所在職級醫生的職責,能反映申報者業務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有病房的其他專業參照以上要求。從事藥學監護崗位的臨床藥師需提供完整藥歷,操作要求同上。
近5年因援外、援疆、進修、對口支援等原因(不超過2年)不管理病房的,上傳單位蓋章的情況說明后可從其他年份中隨機抽取。
13.專題報告。其他人員提交本人在實際工作中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或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開展業務工作的專題報告5份并附原始資料,加蓋單位公章(每年至少1份,每份2000字以上)。
專題報告一般應包含以下幾個部分:標題、立題背景與目的意義、所用材料與方法或具體實施方案、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佐證材料、落款。專題報告應書寫規范、內容全面、應用廣泛,不得為臨床個案;佐證材料應為真實可靠、有本人簽字的原始資料,包括病案、手術操作記錄單、診療記錄單、護理記錄單、檢查報告單等,能反映本人的臨床工作或貢獻。放射醫學專業應提交影像診斷報告單;超聲醫學專業提交超聲診斷報告、圖文報告;檢驗專業提供檢驗報告單、失控分析報告;麻醉專業提交術前、術后隨訪單、麻醉記錄單等;藥學類專業提供藥學服務(如臨床藥學專業提供藥物用量監測和合理用藥評估、用藥規范、藥品ADR監測分析、院內外用藥會診或疑難病歷討論等)有關材料;護理專業提供病案首頁、護理記錄、查房記錄、疑難病案討論等材料。以上附件要求復印件并加蓋公章。
14.企業醫院、社會辦醫療機構以及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等申報人員,提交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聘用合同、勞動合同、人事代理存檔證明等,上傳至“補充資料”欄。
15.生殖與遺傳醫學專業申報人員,需提供《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批準證書》、《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產前診斷技術服務)等醫療機構資質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證書》、《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產前診斷類別)等申報人員資質證明,以及單位出具的從事生殖與遺傳醫學的工作證明,上傳至“補充資料”欄。
16.破格申報者提交個人業務自傳和工作單位出具的專題報告(應說明申報人符合哪些業績條件),上傳至“補充資料”欄。
17.年度考核需上傳申報人任現職以來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
(三)下列材料需提交紙質材料,不需通過平臺上傳
1.通過職稱申報系統打印的《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表》一式2 份,A3紙雙面打印對折。
2.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或省直主管部門提交《河南省2024年度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資格審查匯總表》一式3份(附件8,可從職稱管理系統導出后編輯),按照全省西醫正高、全省西醫副高、全省中醫正高、全省中醫副高、基層正高、基層副高、鄉鎮社區副高分類匯總,并分別按單位和專業類別排序,同時提交電子版。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另需提交的材料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和省直單位登陸《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管理服務信息系統》,點擊醫務人員建檔立卡-人員基本信息-添加政策-完善職稱信息,上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享受職稱優惠政策申請表》掃描件;獲得省部級及以上表彰的,還需上傳表彰文件掃描件。
四、其他有關問題
(一)各單位要按照《河南省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制定本單位職稱申報推薦辦法,經單位“三重一大”決策程序討論通過并公示后實施,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對申報人的基本情況、評審材料、證件等進行審核并統一在單位公開展示不少于3個工作日;對確定的擬推薦人選,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二)委托我省評審的人員(包括自主評審高校校編人員),須提交中央部委人事部門、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職稱)部門、高校等出具的委托評審函,經同意后可參加我省高級職稱評審。其中國家部委、中央企業或外省委托評審人員,可不通過職稱管理服務平臺申報,實行線下申報。
(三)嚴禁跨單位申報職稱。全日制學歷上學期間不得掛靠單位申報,違規申報的按照《河南省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處理。
(四)申報人員聘任年限的計算截止到當年12月底。
(五)評審費標準按有關規定執行。
(六)鄭州市、焦作市、開封市、洛陽市、濮陽市和三門峽市負責所轄區域內衛生系列副高級(含全省和基層)職稱評審,評審工作安排由相關省轄市制定。評審委員會須在12月底前完成年度評審任務。
(七)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和省直有關單位應按照《河南省2024年度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資格審查及評審材料報送安排》(附件9)報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八)咨詢電話
鄭州市0371-67170888 開封市0371-23861195
洛陽市0379-63333311 69933107
平頂山市0375-7667925 安陽市 0372-5950702
鶴壁市0392-3333938 3322372
新鄉市0373-3696353 濮陽市0393-6661593
焦作市0391-2901081 3569293
許昌市0374-6066296 漯河市 0395-3936766
三門峽市0398-2866266 商丘市 0370-3352187
周口市0394-8389226 駐馬店市 0396-2913932
南陽市0377-63158739 信陽市0376-6562873
濟源示范區0391-6633820航空港區0371-86191606
省直單位0371-85961506
2024年10月17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人才評價開發處)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