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及北京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批示要求,落實《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2024年工作方案》部署,依照《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北京市科協擬開展2024年科創協同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建設工作,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行動計劃,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深化協同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2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創協同聯合體項目,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概述
圍繞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立足區域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北京市科協充分發揮組織資源優勢,圍繞首都重點產業布局方向,支持5家單位打造具有科協特色的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新機制。
項目數量:5個
經費額度:不超過50萬元/個
二、申報方向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面向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商業航天、虛擬現實等重點產業領域和各區發展需要,支持建立科創協同聯合體。
三、建設要求
(一)建設目標
1.聯合體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針對申報產業領域,形成產學研合作關系,探索跨界合作機制。
2.聯合體要符合北京市重點產業領域和各區發展需要,堅持集智攻關、協同突破,推動學協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園區)等基層組織多元主體協同創新。
3.聯合體要暢通產業上下游,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聯合多主體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決策咨詢等工作。
4.聯合體要堅持服務產業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發揮各方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二)組建條件
1.聯合體組建要求
每個聯合體應由不少于6家單位組成,至少包括一家高校或科研院所、一家科技服務機構(全國或北京市學會)、一家金融機構、一個大中型企業、一個產業園區。聯合體應具備一定的研發和技術配套能力,鼓勵以聯合體合作為基礎搭建共性技術平臺,鼓勵聯合體提供配套支持。
2.聯合體牽頭單位應具備的條件
(1)申報牽頭單位須為在京注冊的法人單位,鼓勵以企業為主導(僅限企業、園區和社會團體)。
(2)牽頭單位要求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行業影響力,能夠調動協調行業內部資源,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和行業技術積累,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行業輻射能力,且有明確的配套經費投入。
(3)具備完善的組織體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具有明確的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發展計劃和目標,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健全,具有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技術創新績效顯著。
3.聯合體的組成單位和條件
(1)組成單位與牽頭單位及其他組成單位間不存在隸屬關系,應圍繞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等,在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專利布局、標準制定、國際合作等方面具備合作基礎和合作意愿。
(2)高校、科研院所作為聯合體成員的,應具有高水平學術、學科帶頭人,擁有一支年齡、數量與知識結構合理、水平高的科技創新隊伍,與牽頭單位具備一定的合作基礎,同時具備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
(3)企業作為聯合體成員的,應為本產業鏈中的上下游單位或與其他企業形成技術互補,具備相應的成果轉化能力,能夠與其他團隊成員有效合作。
(4)社會團體、園區作為聯合體成員的,要能夠發揮組織優勢,能夠確保聯合體關鍵技術落地,能夠相互支撐協作、資源共享、協同攻關,搭建交流平臺。
(5)金融機構作為聯合體成員的,要加強協作、協同發展,強化金融資源配置,支持技術、項目落地,更好地滿足聯合體多元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三)工作要求
1.每個聯合體制定共性和個性相結合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機制。
2.共性任務指標
(1)針對重點產業領域,形成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跨界交流合作機制,提交一份聯合體工作模式報告;
(2)匯集優勢資源并推動不少于5項相關產業成果,推動落地轉化形成1份需求清單、1份成果清單;
(3)共同建設學術策源和創新服務平臺,聯動各區級政府或市屬相關委辦局組織開展1場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或科創活動(北京市科協須為主辦單位并參與);
(4)形成1份為培育發展相關產業提供科技支撐的決策建議報告;
(5)形成并發布1份相關行業的標準或藍皮書;
(6)服務相關領域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通過組織培訓、設置專項等方式,促進不少于50名人才交流融通并形成1份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報告,提交一份行業內人才清單、專家清單。
3.落地成效
(1)要強化跨界合作,積極探索科協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2)產業成果要有明確的投入和產出指標;
(3)組織或策劃科創活動要立足重點產業和區域發展方向,重點圍繞企業共性需求,積極動員企業等主體參與;
(4)項目支持形成的決策建議報告和標準、藍皮書應能形成決策咨詢成果,并在北京市科協主要平臺進行首發;
(5)青年科技人才應提供詳細信息,并推薦納入至北京市科協科技人才培養體系。
4.數字化管理要求
(1)聯合體應按照績效要求開展工作,提供完善的資料并確保工作質量和效果,同時應確保能夠依托北京市科協“數字科協”建設工作開展信息化管理。
(2)聯合體牽頭單位和各成員單位應確保使用北京市科協“數字科協”各平臺進行信息發布、活動管理、材料報送,建立工作臺賬。
(3)項目期限內,開展的活動新聞稿件應及時報送至市科協官網、微信公眾號,并利用社會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項目期限內應編寫專題報道不少于2篇、單篇報道發送媒體數量不少于5家)
(4)所提供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成果報告、活動記錄、活動影像或照片、發表論文、形成專利和著作等內容。
四、申報要求
(一)按照項目管理方的要求,按時完成任務指標,做好定期工作總結及經費使用總結,項目成果、產出效益真實;
(二)規范經費支出管理,專賬管理、獨立核算、專款專用,積極爭取更多配套資金;
(三)申報單位登錄“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數字組織人才平臺”(http://bastservice.shzzpt.org.cn/Login)進行用戶注冊。待賬號審核后,選擇“科協組織”登錄,點擊“工作服務平臺”中“通知材料”,按要求下載《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創協同聯合體項目申報書》等附件,填寫完整確認無誤后,將申報書電子版蓋章掃描件及可編輯的word版本一起壓縮上傳提交。如遇系統操作有關問題,請聯系平臺技術人員咨詢(聯系電話:400-999-6541);
(四)相關佐證材料以附件形式附于申報書后,整體材料以壓縮包形式上傳;
(五)紙質版申報書加蓋單位公章后裝訂成冊,一式兩份郵寄至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截止時間為11月26日(以寄出時間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彭老師、懷老師
聯系電話:010-87665338
寄送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西革新里116號百榮嘉園大廈 A座10層1001(彭老師收,電話010-87665338)
附件:
1.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創協同聯合體項目申報書.docx
2.202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創協同聯合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docx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北京市平谷區統計局關于2024年平谷區“統計誠信示范企業”認定結果的通報
關于開展202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創協同聯合體項目征集的通知
北京市平谷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關于公示2023年平谷區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獎勵名單的通知
關于對豐臺區2024年度第九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
關于《延慶區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的公告
關于《北京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關于對《石景山區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公開征集意見的公告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