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商務局等8部門關于印發《天津市
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各有關單位:
為大力提振消費,助力構建“大消費”格局和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我市首發經濟發展,滿足市民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消費需求,現將《天津市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職責抓好落實。
??????????????????????????????????????????????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公安局??????市財政局
?????????????????????????????????????????????市城市管理委??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市場監管委???市體育局
????????????????????????????????????????????????????????2025年7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
天津市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
為大力提振消費,助力構建“大消費”格局和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我市首發經濟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和“短期引、長期育”的原則,按照政策與活動雙輪驅動、載體與環境引流賦能、產業與創新內生促進的工作思路,聚力打造國際國內品牌集聚地和培育地,形成“買全國、賣全國、買全球、賣全球”新局面,煥發津門百年商埠新氣象,滿足市民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制定如下措施。
一、構建首發經濟生態圈
(一)建立認定標準和評估體系。研究制定首店、首發活動認定標準,構建首店能級、首發活動評估體系,編制我市首發經濟評價指南。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監測、采集、分析首店、首發活動數據,實現“月度監測、季度盤點、年度評估”。定期出臺我市首發經濟報告,研判市場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化對首發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為市場調整和政策優化提供依據。(市商務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集聚專業服務資源。發展戰略規劃、營銷策劃、廣告服務、市場調查、大數據分析、管理咨詢、信用服務、專利保護等專業服務,引入一批高能級創投資本和專業服務商。探索建立由品牌渠道方、品牌運營商、商業設施運營方、街區運營管理機構、第三方專業平臺、商協會等組成的首發經濟發展聯盟,打造首發經濟服務中心。(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委、市知識產權局、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宣傳推廣引流。加強中央媒體及本市媒體、傳統媒體及新興媒體合作,充分調動報、刊、臺、網、微、端、屏等各類媒體資源,對來津發展的具有行業標桿性和市場引領性的首店品牌、首發活動等加強宣傳推介。利用標志性建筑的戶外廣告位、戶外大屏、路燈道旗、公交地鐵廣告等營造首發氛圍。(市委宣傳部、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引育結合匯聚品牌。聚焦商業、科技、人工智能+、文旅、體育等領域,將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等作為重點招商項目,動態梳理更新特色品牌、首發活動意向招引名錄,形成長效挖掘引薦機制,組織開展對接交流會、商務推介會等活動。引導老字號、非遺創新推出“津派”國潮新品,聚焦食品美妝、紡織服裝、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培育本土引領性品牌,助力開拓國內外增量市場。支持老字號、“天津禮物”等深挖在地文化,打造旗艦店、概念店、主題店等。促進動漫、游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消費。(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市投資促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延展產業鏈條。依托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汽車、新能源、循環經濟等產業優勢,吸引、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打造新品牌。培育影視新媒體制作、動漫藝術、網絡視聽、數字出版、數字影視等創意業態,提升時尚設計、廣告策劃、文化創意等領域發展水平。著力打造以首店、首發為龍頭,集采購、研發、設計、結算、物流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支持在津設立跨國公司總部、營銷總部、結算中心等,實現生產與商業互促、消費與產業聯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完善承載服務設施。圍繞“圈、街、樓、店、網”等維度,升級改造零售商業設施,打造智慧商圈,推動傳統百貨等實體店轉型打造新消費場景。聚焦商業、文旅、機場車站等重點場景,增強外文標識、多語種翻譯等服務功能,提升商戶外卡POS機覆蓋率,優化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流程,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化水平。加大公共交通運力、臨時停車泊位等配套保障力度。著眼“吃、住、行、購、服”等方面,提升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市商務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運輸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稅務局、市外辦、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打造首發經濟平臺
(七)培育首發經濟集聚區。依托地標性建筑和津沽特色城市景觀,圍繞“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文化名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大維度打造一批首發中心。金街、意風區、五大道、解放北路創新“百年建筑+沉浸式首店”模式打造海河國際高端消費首發地,濱海新區發力硬科技產品全球首發,運河文化帶創新非遺首發工坊集群,空港定位國際潮流快閃首發地,中新生態城引領綠色科技生活,實現“海陸空聯動、產城文融合”。堅持因地制宜,引導市內商圈精準定位,探索各具特色的首發經濟發展模式,避免同質化發展、內卷式競爭。統籌用好政策資源對首店按能級等給予支持。建設特色美食集聚區,培育特色小吃產業集群,集聚國內外餐飲品牌。(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壯大線上平臺。培育電商領軍企業,圍繞細分領域引進零售類電商平臺,促進電子商務、直播經濟等規范發展。豐富進口消費品供給,增加美妝、醫藥、數碼等進口商品品類,支持企業開設“跨境電商進口+新零售”首店。壯大跨境電商出口,建強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園區,助力“津品出海”。支持線上知名品牌在津開設實體店、快閃店等。(市商務局、天津海關、市市場監管委、市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做優活動平臺。舉辦天津新品首發季,吸引更多高品質、高流量的國內外品牌參與。鼓勵具有引領性的國內外品牌、商業設施運營方、知名媒體、策劃咨詢機構等,在津舉辦首發、首秀、首展等新品發布活動,根據活動能級等統籌用好政策資源對主辦方給予支持。持續辦好天津時裝周、天津國際設計周等活動,吸引全球設計師品牌發布新品。鼓勵品牌跨領域、跨IP合作推出聯名商品、舉辦跨界活動,強化引流賦能。(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做強會展賽事演藝平臺。發揮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等重點展會和展館平臺作用,設置首發專區,打造“新品發布中心”,強化“展銷一體”。積極申辦、引進國際國內高水平賽事,辦好天津馬拉松、海河龍舟賽、外商投資企業運動會等品牌賽事活動。發展徒步、滑板、騎行及帆船帆板等時尚運動,推動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制造等發展。打造天津茱莉亞學院國際藝術首演地,圍繞“洋樓故事”、陳塘莊哪吒小鎮等特色主題,上新一批“津味”演藝項目,開發主題沉浸式體驗項目,打響“近代百年看天津”品牌。支持商圈搭建展演平臺,推動商場、景區、體育場館等打造策展商業、主題商業、沉浸式體驗等消費新空間。(市商務局、市體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委、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擴大開放平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推進三地區域間消費互為市場、互為資源、互為客戶,強化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聯動。開展“外貿優品行”活動,做好國內外標準銜接,搭建外貿優品拓內銷平臺,支持出口產品創立內銷品牌。創新利用天津港集裝箱、巨輪、碼頭等場景,打造工業風沉浸式體驗空間,探索推出特色首發活動。依托郵輪母港吸引更多國際郵輪靠泊,開發更多郵輪旅游產品,推進游艇登記注冊和報備便利化。擴大電信、醫療等領域開放試點,推動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優質生活性服務進口,吸引國際知名服務企業來津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在自貿試驗區探索打造“前店后倉”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實現“線下體驗+線上清關”,吸引國際品牌在津打造北方地區新品體驗中心。(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交通運輸委、市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首發經濟發展環境
(十二)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等堅持開放導向,推進包容審慎監管,依法實行“首違不罰”“輕微不罰”。對有選址需求的首店、首發活動項目,由商務部門進行選址服務,協助對接商業載體。經營過程“有事必應、無事不擾”,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公布涉企行政檢查事項,統一檢查標準,規范檢查頻次和行為。提升經營主體跨省遷移、注銷便利度。持續打造親商安商優質服務環境,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支持全市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各行政執法部門、市政務服務辦、市司法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優化活動審批流程。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域發展夜市經濟、特色集市等消費場景。對促銷活動、社區集市、戶外展示、招牌設施設置等簡化審批流程,便捷高效辦理。適當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針對首發經濟發展特性、規律,聚焦天津產業特色細化相關政策。強化老字號、非遺數字化保護。加強首發經濟領域京津冀協同執法,對跨區域侵權商品依法及時查扣。嚴厲打擊涉及首發經濟發展的惡意索賠和職業索賠行為。組織開展企業知識產權培訓,發布首發經濟領域涉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新業態等典型案例。(市知識產權局、市市場監管委、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夯實首發經濟人才基礎。鼓勵各區多渠道引入研發、創意設計、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專業型人才和懂市場、懂品牌、懂策劃的復合型人才。落實“海河英才”卡制度,在入學、就業、住房、醫療等方面提供專屬服務。多渠道滿足來津新市民、青年人等安居需求。(市人社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強化組織推動。在全市構建“大消費”格局工作機制下統籌開展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優化部門聯動,商務、文化和旅游、體育、衛生健康、工業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門明確本領域目標任務、開展政策創新,其他部門做好支持保障。強化市區協同,相關部門加強對各區的培訓指導,各區負責本區域重點任務落地、品牌和項目引育、集聚區打造、政策承接等工作。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天津市商務局等8部門關于印發《天津市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市科技局關于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程科學與綜合交叉”重點專項2025年度第一批項目的通知
2025年天津市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項目(第一批)受理情況公示
市科技局關于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5年度第三批項目的通知
市人社局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天津市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專項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委關于開展非糧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申報工作的通知
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局關于開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的通知
關于印發《天津市石化化工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